• 【一站式学生社区】国家安全在身边

  • 我校召开本学期第四次党建思政与学

  •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召开月度工作会议

互动平台

白云学工微信公众号

白云易班

别让大学生掉进网贷的“坑”

校园不良网贷防范宣传
发布时间:2017-04-12

 近年来,大学生“裸贷风波”、大学生借贷被骗等事件频频闯入公众视野,关于大学生网络借贷话题被屡次提起。引起这风波是往往是当今大学生的不甘平庸,每到月底,总觉得钱不够花;每逢换季,总觉得衣服不够穿;看别人用各种名牌,就是容易心动。

基于这种诱惑下,大学生开始用网贷来缓解其暂时的经济压力,秉着“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然而却不知,随着网络借贷的迅速发展,一些不良的网络借贷平台也开始肆意蔓延了,很多大学生不慎掉进深坑中。下面是某些大学生的真实经历:

例一:西南某高校读大三的秦歌身上,他每月生活费只有800元,去年却在网购上花了近1.23万元。当他在朋友圈里晒出支付宝账单时,下面的评论排起了整齐的队伍,“土豪哥”“土豪哥”“土豪哥”。

“我哪里是土豪,每月10日还得往蚂蚁的窟窿里填土呢。”秦歌回复。秦歌口中“蚂蚁的窟窿”,指的是由蚂蚁微贷依托支付宝平台提供给消费者的一项网购服务。 今年1月底,在乡下务农的父母卖猪卖粮帮秦歌还了在借贷平台欠下的债。秦歌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捅出来的篓子,只能我们来补啊。”

 前不久曝光的长春校园网贷传销诈骗案,全国有超过150名大学生涉案。不法分子通过宣传“借钱不还”来骗取大学生的身份信息,随后在校园网贷平台上借款,贷款下来后,不法分子变动账户信息,宣称“内部有人”可以屏蔽信息,所以不用还款,一些涉案大学生尝到甜头后,开始发展下线,拉动身边的同学参与贷款。很多大学生就因一点蝇头小利最终变成犯罪嫌疑人,结果让人痛心。

当前,校园贷款往往都是诈骗分子会给大学生设下各种套路,比如:套路一:以好处为诱饵,引诱贷款。诈骗分子在大学校园内以“给好处费”为诱饵,让大学生以自己的名义在网贷平台贷款,事后给大学生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现金作为“好处费”,并承诺所有贷款均由自己来还,与帮其贷款的大学生毫无关系,然而一但贷款成功,便人间蒸发。

套路二:发布虚假广告,骗取押金。诈骗分子一般在搜索引擎上大量散布虚假网络贷款信息,待大学生搜索到该公司信息后与其联系,便伪造贷款合同,并要求大学生缴纳数千元的保险金,有些还会继续以信誉不足等为由,多次要求学生向其转账。

套路三:骗取学生信息,迅速转账。诈骗分子还会先通过各种手段,如制作虚假贷款申请表获得大学生手机暂时使用权、银行卡以及个人信息,将银行卡与自己的微信、支付宝等绑定后再交还学生,并以该大学生名义在网贷平台多次办理大学生贷款,时刻关注到账信息,一旦到账迅速转移,随后销声匿迹。

套路四:谎称“黑户”漏洞,套现分红。诈骗分子谎称大学生分期贷款可以操作为银行内部的“黑户”,从而不用还款,可以利用这一软件漏洞赚钱。这种主要方式主要是让大学生分期贷款购买高端电子产品后再低价出售,套现后诈骗分子成功“分红”,事后贷款平台催大学生还款时,“大忽悠”已不知去向。

作为当代大学生,想让自己不掉进诈骗分子所设计的“坑”,应防范以下几点:

1.防止冲动消费,学会理性消费;

2. 大学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来缓解其压力;

3. 坚决不做卡奴、贷奴;

4. 保护好个人的身份信息,像是身份证、学生证还是支付宝、银行卡账户,都不宜随便透露;

5. 无论在任何场合之下,都要谨慎充当担保人,否则要承担贷款连带责任。

   最后,学校学生资助服务中心郑重提醒广大同学,遇到经济方面困难,需要帮助时请及时找学校资助部门,不要轻易相信不良网络借贷平台,不要心怀侥幸,不要过度消费,努力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